《實用臺灣手語教材》全書共有12個單元,內容均為生活中常使用的表達用語。每一個單元有2-3個情境,每個情境有詞彙和手語對話,也有「語法重點」的解說和「聾人文化」的介紹。學習者將能透過「語法重點」的解說來了解臺灣手語的語法結構,也能透過「聾人文化」的介紹來了解聾人的表達慣例和多元的文化視角。此外,每個單元後面還有「延伸詞彙」、「句型」、「對話練習」以及「實力測驗」,學習者可以透過這些不同的設計內容來增強臺灣手語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提升臺灣手語的溝通技能。
本書各單元的手語詞彙和手語對話均有影片可以參考,學習者可以透過QR碼或網址隨時上網觀看教材影片,以提升學習成效。
張榮興
學歷:
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
現職: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專長:
認知語言學、句法學、台灣手語、語言習得
經歷: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臺灣手語教材」編輯小組召集人(2020.11~)
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手語」課程綱要修訂小組召集人(2019.11~)
國家教育研究院「總綱、群科課綱、其他類型課綱暨實施規範」修訂小組委員(2019.10~)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所長(2012.08~2018.07)
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化平權推動小組委員(2018.08~)
台灣語言學學會第六、七、八屆理事
日本沖繩國際大學英美語言文化學系2008年暑期課程教師
著作:
在學術期刊發表過多篇有關認知語言學的學術論文並出版過多本專書,詳細內容請參見:www.ccunix.ccu.edu.tw/~lngjhc/
單元1. 問候與打招呼
單元2. 自我介紹
單元3. 家庭成員介紹
單元4. 人物特徵描述
單元5. 事物特徵描述
單元6. 交通工具
單元7. 到夜市吃宵夜
單元8. 約時間
單元9. 地點描述
單元10. 商場購物
單元11. 情緒表達
單元12. 我的夢想
附錄1. 臺灣手語的基本手形
附錄2. 實力測驗解答
附錄3. 影片教材QR 碼及網址
序
語言是我們表達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對語言學家而言,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工具,也是用來瞭解人類心智運作過程的一道窗口。透過語言的分析,我們得以觀察到隱藏在它背後的文化和認知;對一般民眾而言,透過語言的使用,我們得以跟不同族群的人溝通交流,進而認識不同的文化,擴展自己的視野。
語言是我們表達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對語言學家而言,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工具,也是用來瞭解人類心智運作過程的一道窗口。透過語言的分析,我們得以觀察到隱藏在它背後的文化和認知;對一般民眾而言,透過語言的使用,我們得以跟不同族群的人溝通交流,進而認識不同的文化,擴展自己的視野。
口語屬於聽覺的語言系統,一般在語言學習或教學上,所強調的是「聽」、「說」、「讀」、「寫」四個面向,而臺灣手語屬於視覺的語言系統,所強調的則是「理解」與「表達」。手語的「理解」就等同於口語的「聽」和「讀」,而手語的「表達」就等同於口語的「說」和「寫」。《實用臺灣手語教材》這本教材所強調的即是語言的使用功能,希望透過本書的單元設計,學習者能擁有手語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並具備基礎的手語溝通能力。
本書主要的對象是沒有學過臺灣手語的高中以及大專學生。本教材可作為大專院校學生一學期2 學分的通識課程用書,而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的學生,其語言的學習和發展上都已成熟,因此本書的內容亦適合作為高級中等學校教育階段2學分的學習用書。
本書共有12個單元,內容均為生活中常使用的表達用語。每一個單元有2-3個情境,每個情境有詞彙和手語對話,也有「語法重點」的解說以及「聾人文化」的介紹,每個單元後面還有「延伸詞彙」、「句型」、「對話練習」以及「實力測驗」,這些不同的項目都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成為臺灣手語使用者的一員。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期勉有心學習臺灣手語的學習者,能夠透過這份教材,學習到常用的臺灣手語表達,理解聾人文化的特點跟思考模式,輕鬆學好臺灣手語。